城市的建立,除了密集的人口、充足的電力;秩序與信賴,也是基本的必要條件。
今日,即使媒體上有許多疫苗與政治紛擾,我們並沒有因疫情而引發混亂與失序,而是在疫情的世界中慢慢穩定,逐漸使疫情降溫。這項隱形的成就,靠的就是深入人類社會文明、早已盤根錯節的自律與信任;自律與信任,也使人類即便在危急時刻,仍能展現對彼此的寬容。
城市不能缺乏電力,人類也無法生存在失去信賴的世界。
21世紀有許多關於末世的電影和影集,《鹿角男孩》(Sweet Tooth, 2021)、《愛與怪物》(Love and Monster, 2021)、還有《生存家族》(2017),都是以影像故事為我們預期疫情爆發、災難發生、與失去電力之後的世界,人類的文明與城市,將會跌入什麼模樣。
根據 2012年溫哲策略公司(Wenzel Strategies)的調查研究,倘若失去電力,將近一半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應該活不過兩個禮拜 。
在疫情後的世界,人類面臨的脅迫不只有瘟疫。因為疫情造成社會失序,電力與網路也隨之斷線,生活變得極為不易,隱居自然成為一種選擇;只是必須克服許多城市人毫無意識、也無從理解的困境。
然而,克服生活的不便並非最艱難之處:人類失去安定與互信後引發的虛偽、敵意、仇恨、廝殺,才是生命最大的威脅。
人類的生存不只必須有陽光、水、與空氣,城市中的人類,也不能缺乏電力與信賴。
生活在沒有電的夏日城市,遇到疫情只能窩在家,但是不能上網也不能吹冷氣,這樣真的會讓人超厭世。
#未來城市
#如果沒電你可以活多久呢